包装结构是商品的容器,那么视觉元素就是传达商品具体信息的载体。与普通包装设计一样,个性化包装也包含色彩、图形、文字等视觉元素,消费者依据这些视觉元素的组合所传达出的信息来进行商品的辨识,信息越清晰被选择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就越小,在某种程度上信息的清晰度与消费者的选择成正比。依据这个原则,个性化包装可通过强化信息的方式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
色彩是视觉上最直观的形式要素,它能产生瞬间的视觉印象,成为吸引观者的核心元素。色彩作为商品包装的元素之一,是产品最重要的外部特征,在信息传达中具有不可替代性。个性化包装设计可以通过强化色彩的灵魂地位,使它更加明确地表达信息和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色彩具有色相、明度、纯度三大基本属性。所谓色相就是颜色的样貌。现实中所有的色彩都是由红、黄、蓝三原色组成的,它是现实中所有的色彩的源头,它通过各种比例的调和,形成世间万物的色彩。三原色之间相互等量调配,可以产生绿、橙、紫三种间色,与原色相比,间色更加自然和谐。在色彩学上,原色与间色可以形成三对互补关系,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互补关系的两种颜色应用于个性化包装设计中可以产生强烈、醒目的对比,在同质产品的货架上更容易短时间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明度是颜色的明亮程度。明度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不同色相的明度差别,第二种是同一色相的明度差别。在色环中,不同的色相具有不同的明度差,黄色是明度最高的色彩,紫色是明度最低的色彩,黄与紫不仅是互补关系,而且明度差别最大,所以这也会使个性化包装设计应用时产生出其不意的视觉效果。另一种是同一种色相可以通过添加白色或黑色来调整色彩的明暗层次,这种明暗应用于不同的设计元素可以使个性化包装设计的层次丰富起来。
纯度是色彩的纯净度,主要是指颜色中所含有色成分的比例。有色成分的比例越高,色彩的纯度就越高,有色成分的比例越低,则色彩的纯度就越低。改变色彩纯度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加入白色或者黑色,使色彩纯度变高或者变低。另外一种是通过加入色彩的补色,使纯度有所改变。一般来说,在个性化包装设计中,高纯度的色彩是把双刃剑,刺激消费者眼球的同时,容易产生焦虑不安的视觉心理,因此在设计中不适宜大面积或者高强度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