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知道用户的需求是什么,每次靠猜;
(2)太了解用户的需求是什么,感觉没什么好创新的。
哈佛大学教授Clay Christensen 在2003年左右形成了“用户任务”这个概念,这个概念能很地好解决这个两个问题。
产品完成交易、售卖,核心原因并不是在某些方面超越竞品;或者说这个产品的包装、宣传是否已经达到了足够精致的程度。
而核心的原因在于:客户需要达成某件事情、解决某个问题,而这件事情可以借助这款产品达成。
用户+你的产品=更好的自己
我们购买产品 、使用某种解决方案的过程,实际都是在「雇佣」它来帮我们完成某一项工作(Job),如果它表现良好,那下次继续用,如果它表现不好就更换。
换言之:能否将产品的某个特性具象成为特定用户在某一种情境下要完成的事项,达成的状态,就是Job 的重要标准,代表着想要达成的事情。
用户任务=「瞄准的顾客」+想要「在什么工作情境(Job context)」+「完成什么工作(Jobs)」
用户任务关键点:
1,功能任务:如何完成特定的工作或功能性的目标。
2,情感任务:如何感受或想要什么感受。
3,社交任务:想要给他人什么样的感受。
4,任务情境:想要在什么情形下完成工作。
举几个例子,方便理解。
一个做炒货的老板过来聊天,他现在销售规模在2-3个亿,主要卖南瓜子。
为了突破,每年都开发很多瓜子花生类产品,但基本没什么销量。主要还是靠南瓜子的利润支撑。
我请他分享了一些他们公司,他的门店有趣的故事,其中一个门店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一个老板一次买了几千块的南瓜子,店员非常吃惊,问为什么,客户说你们产品好吃,买来送礼。
机会往往藏在改变中,改变往往来自意外,意外又往往藏在故事中。我们的做法,是请客户讲他们印象深刻的用户故事。
用户故事中,就藏着用户任务,购买产品用来送礼,自然开发礼盒就是企业该做的事情。
用户任务=老客户+想要用南瓜子礼盒+送礼
陕西东村油泼辣子,是四喜的年度合作客户,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也经常就产品的用户任务进行讨论。
东村有一款非常棒的产品调色红椒粉。
这款产品最大的特点是0辣度,颜色非常有食欲。
产品很好,但一直比较难找到销售上的突破口,借助产品包装升级的契机,我们组织了一次“认知产品”盘点会。
会上讲到这样一个用户故事:海底捞研发部门采购了红椒粉,红椒粉因其原料天然,颜色有食欲,被用于需要腌制的菜品上,用红椒粉腌制后,菜品更加有食欲。
调色红椒粉,这个产品名称,只是讲了调色用。没有讲具体的应用情境,所以产品销售上,就比较难,目标用户就不明确。
海底捞对这个产品的应用,就为我们做调整产品提供了新的思路,也进一步帮助我们明确了目标用户。
用户任务=连锁餐饮用户+想要红椒粉腌制菜品+增加菜品食欲感。
我们在产品包装上大大的写上“腌渍红椒粉”,并呈现产品卖点“0辣度,天然着色,提鲜亮,增食欲”。
从调色到腌渍,调色应用过于宽泛,比较难找到对应的客户,但腌制食品就是客户非常熟悉的情境。这两个字出来,就快速的找到了目标用户。
目标用户明确,找这些用户就变的更容易了。
接下来只需要把产品推到注重产品品质,注重产品食欲感的连锁餐饮品牌眼前,动销就是自然的事情。
做一款产品,用户任务是关键,在什么情境下,你的产品解决了用户什么任务?弄清楚了,在哪儿卖,卖给谁,用户为啥买就清晰了。
扫码《预约认知产品盘点》,帮您把用户任务盘点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