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石榴进入销售黄金期。石榴,红红火火、寓意美好,营养丰富、耐储存,是人们日常送礼的佳选。
送礼自然要选礼盒。市场上的石榴礼盒各式各样,但在包装设计上常犯三大错误:无品牌,无亮点,无策略。
1 无品牌
市场上的石榴礼盒,包装一眼看过去,都是“通用”型包装,放上大大的“石榴”二字和石榴图片,找不到品牌名或品牌名太弱。
各产地的石榴名称,比如云南蒙自、四川会理、陕西临潼等,这些都属于区域公用品牌名称,可以有也应该有。
毕竟农产品因产地不同而不同,顾客需要知道产自哪里,但是仅有区域公用品牌不行,不具备专属性。
包装上还要表明你来自哪个企业什么品牌,区域公用品牌是企业产品品牌的背书,要把顾客引导到选择你的品牌上来。
包装上如果没有品牌或品牌弱化,就等于没有给到顾客独特的身份识别。
顾客只知产地,不知品牌,谈何复购与传播。像是活雷锋,为集体做贡献,做好事不留名。
包装无品牌,企业就是在给他人做嫁衣。不但会失去对产品的溢价能力,只能靠价格上的血拼;还失去了自身宝贵的品牌资产,一步步走向低端市场。
品牌,是在产地石榴名称之上的重要区分,要大写特写,让顾客一眼可认、铭记于心。
2无亮点
石榴是临潼、蒙自和会理的特产。特产本身就是最大的价值,但特产又是当地的共享资源,是共用的价值,是背书支撑和证明的作用,不够放到第一位来说的分量。
试想,你是临潼石榴,我也是临潼石榴,咱俩除了名字不一样,来头都一样,那顾客为什么要买你的而不买我的?你到底有何不同,究竟好在哪里呢?
没有品牌不行,有了品牌还要有亮点!
没有亮点,就等于没有价值和差异,品牌犹如一副躯壳,无法自动卖货。
顾客怎么选你,凭什么死心塌地的做你的铁粉呢?
因此,企业不能只在表面做文章,应多从取、建、借三个方面找到自身的亮点,持续构建品牌的价值优势,让品牌有血有肉、与众不同。
第一,可从石榴的全链条乃至每个细节去挖掘亮点。例如生长环境、品种优势、产地特点、筛选标准、储藏运输、入驻渠道、顾客评价、市场销量、品牌故事等方面,给到顾客独特的购买理由。
比如:“黄金产地”,来自中国石榴之乡优生区;“最佳酸甜比”,日照时长和海拔高度;“品控严苛”,率先建立国家品控标准;“果实新鲜”,冷链车厢全程保鲜等。
第二,可以从象征意义、文化属性去唤醒顾客的精神需求。让顾客吃石榴也可以吃出人文情感。
比如:石榴,象征日子红红火火、多子多福、家庭团圆等,以此提炼广告语,打动顾客购买。
3无策略
市面上的石榴包装,看似各式各样,但真正具备卖货能力的很少,缺少整体谋划,就是缺少包装策略。
大多数石榴包装,采用的是合作社或印刷厂的通货包装,包装画面多以石榴或其产地环境进行展现。
这样的包装,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策略,没有展现出本品牌独有的价值和不同,而是为了卖礼品盒子而做的设计。
脱离消费者选择逻辑,不能实现品牌建设的主旨,更不能在市场竞争中建立优势地位。
其次,部分石榴礼盒,存在包装画面老套过时,包装款式单一,材质工艺不够讲究,礼品感不强等问题,在视觉层面无法吸引顾客注意力。
购买人群在不停地迭代,产品包装也应该随着顾客的消费心理与时俱进,推陈创新。
什么样的包装视觉,更符合顾客喜好,和竞品更能形成明显的差异,在终端陈列更醒目、更突出,这是品牌设计师设计包装应该重点考虑的地方。
END
无品牌、无亮点、无策略是石榴礼盒包装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石榴区域共用品牌存在的共性问题。
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石榴产销企业应走品牌化之路,逐步建立其自身的价值体系和品牌资产,让包装为品牌赋能,让品牌为卖货出力,推动我国石榴产业升级创新和繁荣壮大。